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- 新闻中心- 网上团校

就业辅导 | 毕业生求职不能不知的事儿

问:参加单位面试,如何做自我介绍?

        答:首先要自信,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,另外要有故事,要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来体现自己的素质和潜力,第三要和应聘的单位相结合,表明自己是最适合的人选。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模拟面试进行演练。

问:面试主要考察哪几个方面?

        答:面试分为很多种类,包括结构化、半结构化、非结构化等,有单独的有群体的,有常规的有情景的等等,主要考察面试者的综合素质。企业往往看重面试者的价值取向、职业素养、个性潜能等等,很多企业也比较关心面试者对行业或企业的熟悉程度,有些企业也会测试面试者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。

问:派遣证主要有什么用,怎么领?

        答:派遣证也叫报到证,签订三方协议后,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就业方案,审批通过后为学生办理报到证,每年7、8月毕业生毕业前领取。报到证是人事关系接转的依据,是办理户口、档案的凭证。延期毕业,可等到毕业时再办理相关手续。

问:和就业单位签协议,要注意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答:在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时,首先要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或合同是否符合我国劳动合同法,对单位的相关信息、合同期限、工作内容、地点、时间及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是否都有明确规定,还应重点关注劳动合同内对试用期的说明。

问:三方协议是在哪个环节签?如果找到更满意的工作,怎样改签呢?

        答:三方协议是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,用人单位拟为毕业生申请办理工作地的户口等手续,毕业生、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署的就业协议书。签订三方协议要慎重考虑,尽可能不要违约,这也是一个建立社会诚信的需要。

问:什么是档案?它有怎样的重要性?

        答:档案实际是指人事档案,是适应我们国家人事管理的一项制度安排,是个人经历的记录,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。它与转正定级、职称评定、办理各种人事手续、工龄计算、养老等都有关系。毕业生一定要重视,妥善的处理档案。

问:档案有何用处?如果毕业后不进入事业单位,选择创业或者民营企业,档案是否像大多数人说的无用?

        答:在我国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下,从长远考虑,妥善地处理档案还是有必要的。

问:毕业后没有马上找到工作或者选择创业,大学生档案应该如何存放?

        答:这个根据不同学校的管理规定,可以暂时存放在学校或直接转到生源所在地的专业人才服务机构。

问:如果毕业后没能及时找到工作,档案能放在学校吗?如果档案存在学校,第二年再找工作还算应届毕业生吗?

        答:如果没有找到心仪的用人单位,可将档案转至你的生源地或经学校同意暂时留在学校,按照政策学校只代为保管两年。如果你超过两年未落实工作单位,学校会将档案转至你的生源所在地。如果档案存在学校,明年再找工作是否按应届毕业生享受就业待遇,具体可咨询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。

问: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企和民企,工龄计算有什么区别?

        答:机关事业单位叫“工作年限”,企业叫“工龄”,实际上二者含义相同。企业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,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。现在的“缴费年限”就是所谓的“工龄”,如果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没有工龄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根据我国劳动法规的规定,工龄长短是固定职工能否退休的一个条件,也是计发工资和病假、年休假、探亲假、退休金等劳动保险待遇的依据,在劳动管理和维护个人权益上仍不可低估。有关工龄具体计算方式可咨询当地劳动保障部门。

问:参加国家政策性就业,如:大学生村官、特岗教师、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服务,是否计入工作年限或工龄?

        答:当然计入,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年限均计算工龄。